节日的起源或由来,节日的起源或由来英语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日的起源或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节日的起源或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7个节日是什么?
17个节日是可指中国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青龙节俗称龙抬头(二月二) 、上巳节(三月三) 、端午节(五月五)、晒霉节(六月六) 、七夕(七月七) 、重阳节(九月九)。时间是在月中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四个:上元节,元宵节(一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

这一些节日都是按照农历来算的,而还有的节日在月首月尾的节日有:元日(一月一) 、送穷节(一月晦日)、寒衣节(十月一日)、除夕(十二月晦日),大家应该是知道晦日是什么意思,晦日就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还有外来的节日就是浴佛节(四月八日)、腊八节(十二月八日)。

1,春节---正月 2.元宵节---正月十五 3.情人节---2月14日 4.妇女节---3月8日 5.植树节---3月12日 6.清明节---4月5日 7.劳动节---5月1日 8.青年节---5月4日 9.儿童节---6月1日 10.建党节---7月1日 11.建军节---8月1日 12.父亲节---8月8日 13.教师节---9月10日 14.国庆节---10月1日 15.中秋节---8月15 16.重阳节---9月初9,17元旦
什么节日起源福建?
福建传统节日有:拗九节,武夷山柴头会,蜡烛会,中元节,妈祖节等等。
1、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市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2、武夷山柴头会
1866年,四乡农民在起义首领陈顺光的带领下,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并立即张榜公布,起义获得了胜利。人们为了纪念用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这天在城关举行盛会,名为“柴头会”。
3、蜡烛会
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家喻户晓的传统民俗活动蜡烛会。蜡烛会起源于唐朝,是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其规模和影响,堪称闽北之最,深受武夷山人的欢迎。
4、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_a***_]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5、妈祖节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过年的来历是什么吗?
谢敬!
题主你好!新年快乐!你的这个题目?如果是给了你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一定是有搬运的嫌疑,象这类深奥的问题,不是我这个水平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实这么个重大节日的由来,到百度上一查,就一目了然!不需我浓墨重彩的来渲染它的神秘感,
个人感觉,春节的来历,指定是我们的祖先,自从***开天地,就可能出现了过年的风俗习惯了,因为我们的祖先,好生之德,儿女情长!追思先人,祈愿后辈安居乐业,与天地齐斗,(斗是三声),就总想有个仪式来纪念一下吧,那定在什么时候呢?那就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吧,
这个时候也正符合人们忙碌一年了,也该歇歇了,来庆祝一下年景,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随着人们的重视,也就形成了一个模式的开启,延续至今!并且后来还会发扬光大!
我以上说的也许只是片片碎语,但我也早就听说春节的来历,可能始于我们的祖先尧舜之时吧!我的回答完毕!不知是否,就当我们***之***吧!
(原于2020、1、22)完稿!(谢题主!谢阅)!新年快乐!🌹🙏!
首先谢谢邀请答题!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觉得中国的神话故事特别有意思。不管什么版本的故事都很有趣。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说一说由钱家骍导演,郭明志编剧的动画片中的“年”。那是一部1984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上映的国产动画《除夕的故事》。
传说过去有一个“怪兽”祸害民间。每年一到腊月三十这一天傍晚就出来吃人、吃牲畜。所以为了方便称呼和提醒大家躲避,就给这个“怪兽”起名叫“夕”。由于“夕”每年都来祸害民间,百姓没有办法就去求灶王爷帮助。灶王爷为了就百姓于水火,就去搬了救兵。灶王爷找到神农的孙子“年”帮忙。“年”是个胆子很大,很勇敢的小英雄,他有两件法宝。一件是喷着霹雳火的竹筒,一件是闪闪发光的红彩绫。
腊月三十这一天,果然天刚刚擦黑怪兽“夕”来了。“夕”还像往年一样刚想吃人,就被小英雄“年”的霹雳火竹筒炸伤,又被闪闪发光的红彩绫击伤。后经过几个时辰的鏖战,小英雄“年”终于将怪兽“夕”打死。所以后来百姓为了记住这一天,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为了纪念小英雄,百姓把大年初一称为“年”。把小英雄手里的霹雳火竹筒称为“爆竹”。那个发光的红彩绫,就是现在家家门两侧贴的对联。
不管什么版本的传说,都给过年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吉祥幸福的寓意。
过年一到腊月三十就要贴春联,说吉祥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就算不小心东西掉到地上摔碎了,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不能埋怨。过年两口子不能吵嘴,不能打孩子。小孩子也会在三十晚上开始放炮仗(爆竹)。一般长辈会给孩子红包(压岁钱),意思是又长一岁,希望孩子健康长寿的意思。小孩子要在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说一些吉祥话等。
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进入新年的准备阶段了,也称小年儿。其实在过去过年,这段时间最累了!又要打扫房子、拆洗被褥,还得把过年吃的制作出来。比如:蒸碗儿(米粉肉等),炸狮子头(大丸子),蒸馒头等等。现在省事儿多了,一般都是买现成的。现在人们都注意养生了。少制作很多熟菜,以免吃不完,菜里的亚硝酸盐增高对健康不利。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节。过了年就接近灯节(也称元宵节)。人们逛公园、逛庙会,赏灯、猜灯谜,非常热闹!所以这也是我国人民最大的传统节日。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啊!!!
关于春节的来历众说纷云,各有不同,大多以史书记载为依据,却不知有些写书者却把春节的来历编成了神话故事,这样其实有违中国最隆重的传统春节之内涵,完全脱离了传统佳节之初始!其实中国的传统春节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巳成雏形,或往前推原始社会后期就巳形成过春节之习惯。中国人的春节是被财狼虎豹,狮子野熊逼成的,那个时期气候在阴历十二月尾期间天气比现在寒冷,总是冰天雪地,各种野兽在冬天因找不到吃的,饥饿难忍,就把凶残的目光瞄向了我们的祖先。因成年男性长时捕猎,手里常有树棒,石头使得一些野兽非常顾忌,于是又盯上了一些部落的小孩,它们白天不敢下嘴刁,就专门选择漆黑的夜晚,趁一些成年男人不在张开血盆大口刁起小孩就跑,搞得大小部落人心惶惶,哭声遍野!于是就有智慧的长者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在部落周围点起篝火,照亮四周,用木棍敲打竹筒发出震耳的声音,手拿木棒石块,通宵巡逻,使那些野兽不敢靠近。第二天清晨周围的大小部落头领带人各自相互问候,看谁家有没有丢失小孩,大人有没谁受到伤害,也顺便带点果子,干肉之类相互赠送。漫漫地延袭到火药和造纸的到来,篝火改进成贴红纸,竹筒改进成放鞭炮,串门慰问品也有了提高。方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节日的起源或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节日的起源或由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1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