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节日文化节日文化缺失,节日文化缺失的原因

节日文化缺失,节日文化缺失的原因

kodinidkodinid时间2024-05-10 01:50:07分类节日文化浏览24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日文化缺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节日文化缺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民国时为什么要废除春节?民国时为什么要废除春节?民国时期思想的冲突非常激烈,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的异常激烈的年代,人们开始在观念道路上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那时候,民国数量更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日文化缺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节日文化缺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民国时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民国时为什么废除春节

民国时期思想的冲突非常激烈,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的异常激烈的年代,人们开始在观念道路上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时候,民国数量更多的是保守派,这些保守派中,又分为极端保守派和开明保守派。

节日文化缺失,节日文化缺失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那些极端保守派看来,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西方文化是不入流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丝毫。

而比较开明的保守派就不同了,他们觉得西方文化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学习的,应该吸取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

节日文化缺失,节日文化缺失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自己文化中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应该保留下来,这样才好形成一个全新的、与时代接轨的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极端的开放派,在他们看来,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糟粕,不应该保留下来,应该全面融入西方的文化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民国时期除了废除春节这种令人们无法接受的事情之外,当时的人们甚至想废除汉字,全面使用西方人的拉丁文字来向民众们普及文字。

节日文化缺失,节日文化缺失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极端开放人士想法的偏激,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关于民国时期废除春节的事情。

是从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开始,我们才开始使用起了和西方世界接轨的新历历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时候一直把正月初一当作岁首也称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在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很少有改动,可是民国成立后,中国的新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点就被咔擦了!你说吓人不吓人!

然而,民国初年差点就被废除了,说起来还要感谢袁世凯帮助我们保住了春节。

辛亥革命后,将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用公历纪年,公历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阳历,在此之前,我们一直***用的是农历,是中国古代形成的历法,也称为阴历

***用公历纪年可以说是与世界接轨,比较科学,也符合世界潮流,尤其是辛亥革命万象更新,以前的辫子要强行给剪了,以前的衣服要改良,反正以前的东西能改的就改,因此临时***规定1912年1月1日为新年。

但是我们知道,当时南北还在打仗,北方大多数地区都***用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只有南方的一些城市实行新规定,当然,执行的过程也并非一番风顺,为了不让老百姓在农历过春节,广东***甚至出动警察厅进行“严厉干涉”“严禁商民庆贺旧年”,结果就是很多老百姓对新***并不满意。

在***了两年春节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人对传统文化很看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更改过来的,尤其是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对新历和旧历并不是特别在意,除了历法外,相继恢复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制度,而针对春节“屡禁不止”的情况,袁世凯接受内务总长的节***报告,批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且同意在这一天放假

1914年的春节因此格外热闹,不止民间老百姓欢欣鼓舞,就连逊位的清室宣统帝也升殿受贺,大总统袁世凯和副总统黎元洪还派代表前去拜贺,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没有被推翻之前。

民国废止春节,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纸空文”。你该废就废,我该过还过。

(民国春节照片

当初***废止春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使用新历,移风易俗。说白了就是新***要有新气象,从衣食住行、民俗习惯方面,都要有个新气象。

但是,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和底层劳动者息息相关的传统历法,怎么可能一纸文件就废除了?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就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当时为了贯彻执行,还专门有警察督促检查。

不过,农历春节仅仅在少数几个南方大城市被禁止,北方照样过,广大农村地区也是照样过,丝毫不受影响。

(民国春节照片)

1914年的时候,那些禁止过农历春节的城市也绷不住了,各地都开始庆祝传统春节。居民们放鞭炮、贴对联,该放***的全放***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杂耍***的到处都是,春节又恢复了往年的热闹。

从1929年起,国民***又开始强调和废除传统春节,只过阳历新年。当时有不少文化人认为,传统春节是封建残余,必须废止,要和世界接轨才行。

民国***确实曾下令废除过春节,究其原因就是为了推行公历,与世界接轨。不过这种强行废除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的行为根本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甚至还引起了很强烈的***,即便是孙中山也无法消除“春节”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上任后改1912年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在全国推行公历,不过此时由于农历对普通百姓生活作息的影响还很根深蒂固,所以这时候的民国***(包括后来的袁世凯)并没有强制废除农历。甚至在1914年,袁世凯还正式批准了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的规定,所以我们现在过的春节其实是袁世凯定下来的。

然而袁世凯的这种温和中庸的做法很显然引起了孙中山等人为首的革命派人士的不满,南方革命人士认为推翻旧思想就要连农历一起推翻,所以等到***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立即下令于1929年1月1日正式废除春节以及农历纪年。

为此南京***还颁布了一系列的禁令,像***机关,学校部队等禁止放***,民间禁止印刷农历历书历本,店铺禁止关门,民间禁止燃放鞭炮,禁止贴春联,邮局禁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电,工厂不准停工等等。

为了保证公历新年的推广和农历春节的废除,南京***还曾一度***取暴力,比如很多地方查处售卖春联的商贩,没收在农历春节期间张挂的灯笼,武力驱散农历春节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等。

除此之外南京***还曾在1930年年末请出了教育界泰斗,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发表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想让人们从思想上彻底放弃春节。

然而还是那句话,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哪里是南京***说放弃就能放弃的?所以自废除春节的禁令下达之后的几年,每到农历春节,任凭南京***如何禁止,民间庆祝春节的活动永远都有,大家都在偷偷摸摸的庆祝春节,甚至愈禁止愈热闹,而***推广的公历新年除了***官员之间庆祝寒暄之外,老百姓鲜有理会。

所以面对老百姓“屡禁不止”照旧过春节的现状,南京***意识到跟谁做对都不能跟广大老百姓做对,于是在1934年年初,南京***终于尊重了老百姓的意愿,正式废除了持续五年的禁令,老百姓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过春节了。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了。根据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的分法,就意味着立春,新一年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要祭拜各种神仙和祖先,让他们保佑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最早的春节并不特指正月初一这一天,基本上有20多天,从年23一直过到年后。直到后来才演变成了过完元宵节,才算春节结束。

就是这样一个隆重的节日,在民国时期也差一点就被废除了。几经波折,民国***才最终妥协,承认了这个节日,但原则上仍然禁止***官员过春节,但实际上很难控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同时他通电各省,宣布中华民国与国际接轨,***用阳历,废除阴历。1月13日,孙中山命令内务府编制新历法。

孙中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很多想法都属于空想,不切合实际。接替的袁世凯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充分考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于1914年增加了4个节日:春节、端午中秋冬至,在这一天给全国人民均放***一天。

当时的中国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县级以下的社会仍然属于宗族式社会,***对这一区域的管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广大[_a***_]依然以阴历为主,阳历为辅,根本就不理会***的这个规定。

根据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记录的2019年春节的见闻,春节五更时分,庙宇鸣钟警醒世人祭拜神仙和祖先,鞭炮声连绵不绝。而对于阳历新年,只有***表示庆祝,老百姓不以为然,浑然不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节日文化缺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节日文化缺失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15613.html

春节袁世凯废除
番禺风俗节日,番禺风俗节日有哪些 节日的意义感动的话,节日的意义感动的话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