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铜鼓的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kodinidkodinid时间2024-06-17 13:20:42分类节日风俗浏览28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铜鼓的节日风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铜鼓的节日风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三江铜鼓的风俗?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铜鼓节日风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铜鼓的节日风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
  2. 三江铜鼓的风俗?
  3. 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

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内容。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铜鼓传说《雷鼓的传说》中说,壮家人每逢双亲过世时就跳铜鼓舞。这是壮族在丧葬时敲铜鼓跳铜鼓舞以祭死者灵魂习俗的反映。如今铜鼓舞仍然流行于壮族民间,只是它的祭祀功能已经衰退,更多的是***性。

铜鼓在古时还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重器,只有部落首领或村寨的头人才拥有铜鼓。《隋书·地理志》说:“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9]888“都老”是壮语“老者”的意思,意译为“头人”。壮族铜鼓传说《铜鼓老祖包登》[10]278-280中说把壮族的重甲人把铜鼓尊奉为保护神,把包登①尊奉为波掌——世界上的大能人。每个重甲人的村子里,都有一名包登,专为人们求神问卜,消灾免难、驱邪捉鬼。凡是做包登的人家里,都供有一面无底的铜鼓。反映了古时只有部落首领或头人才拥有铜鼓的历史事实。

铜鼓的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铜鼓传说反映了壮族民间使用铜鼓的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有的至今保存,有的已经消失,说明铜鼓在壮族人生活中的功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变化的。

三江铜鼓的风俗?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濮, 越人制造的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现今还在使用的民族有壮侗语系的壮族, 布依族, 傣族, 侗族, 水族,属苗瑶语系的苗族, 瑶族和属藏缅语系的彝族。这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表示庆贺和悼念之情,这一风俗一直沿袭下来。铜鼓,是广西壮族民众每年三月三和春节等节日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习俗。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铜鼓节是广西壮族的节日。

铜鼓的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西北部及其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至今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这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铜鼓是广西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等节日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习俗。

2006年5月20日,壮族铜鼓习俗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节是壮族的。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铜鼓的节日风俗,铜鼓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铜鼓的节日风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铜鼓的节日风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22369.html

铜鼓壮族风俗
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资料,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资料有哪些 3月8节节日由来,3月8节节日由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