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节日风俗,刘禹锡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禹锡的节日风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刘禹锡的节日风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瑶王节的由来?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等典籍中就有记载, 据汉代初年的《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用掺扎血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繇 。”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官到连州 ( 即今广东连山瑶族自治县)时,所作《蛮子歌》中写到瑶族 “时节祀祭盘瓠。”
《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联袂而舞,谓之‘踏瑶’。”
“踏摇”即是“跳盘王”,瑶族盘王节即是由“跳盘王”发展而来的,“跳”即舞之意,跳盘王是指人们载茂舞以谢盘王的恩德,并祈盘王保佑子孙平安。
很久很久地前,瑶王住在瑶山里,带领族人以打猎为生,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一次瑶王出去打猎,遇到一只凶猛的山羊,那只山羊用尖锐的羊角把瑶王顶伤了,又把他顶到一株酸枣树上,把他挂在树干上。瑶王有三个儿子,他们不见父亲回来,就一块到山上寻找,最后在酸枣树上发现了已经死去的父亲。父亲的身上还留有山羊的毛。他们知道是山羊害了父亲,三兄弟发誓报仇。他们终日在山上寻找,终于找到了行凶的山羊,并把它杀死了。他们把山羊扛到家,喊来族人,把山羊剥去皮,用羊头祭奠瑶王父亲,用羊肉来招待前来祭奠的亲戚朋友,然后把那株酸枣树砍了,做成长鼓,把羊皮蒙在鼓上敲打,表示不忘家仇,以此来纪念去世的瑶王。后来,他们为了纪念打猎牺牲的瑶王,就把正月十五这天定为瑶王节,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瑶王节已成为瑶族的庆典节日,瑶族同胞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鸭,跳狮舞龙,开展打球、唱戏、跳长鼓等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亲戚朋友们也纷纷赶到,一起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
盘王节的来历?
据汉代初年的《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用掺扎血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繇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官到连州 ( 即今广东连山瑶族自治县)时,作《蛮子瑶族盘王节歌》中写到瑶族“时节祀祭盘瓠”。《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联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瑶族盘王节即是由“跳盘王”发展而来的,“跳”即舞之意,跳盘王是指人们载茂舞以谢盘王的恩德,并祈盘王保佑子孙平安。
1984年8月,全国瑶族代表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的统一节日“盘王节”。
198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在考察南岭地区时提出关于建立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构想。
1992年,第一届南岭瑶族盘王节在广西贺县(今贺州八步区)召开,到第八届更名为中国盘王节。
天地洪荒的远古年代,在万山丛中有两座一样高大的宝山,相隔一里,对峙相望。
左边那座叫布洛西山,像一个威武雄壮的男子;右边那座的模样则像一个拖着裙服的***,名叫密洛陀山。每年,这两座山互相移近一尺,经过995年,它们靠近了995尺,再移近5尺,两座山就要连在一起了。
有一天,即农历5月29日,天上突然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雷,这两座山同时裂开了两条缝,接着,从布洛西山里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从密洛陀山里,走出一个壮实的女人,这一天就是一男一女的生日。后来他们结成了美满的夫妻,男的叫布洛西.女的叫密洛陀。
他们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第一对勤劳智慧的父母,他们创造出世界以后,就让三个女儿各自外出谋生。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成了现在的汉族;二女儿挑了一担书去读书,成了现在的壮族;三女儿拿着密洛陀给她的一斗包谷、一面铜锣,到山里开荒种地去了。从此,三女儿在山里安居乐业,成了现在的瑶族。所以瑶族世世代代住在高山深箐,开荒种地,铜锣成了瑶族的传家宝。
密洛陀越来越老了,有一天便叫三个女儿一起回来,对她们说:十月十六日是我的生日,到那时,你们来给我"补粮"。他还特别嘱咐三女儿说:"你没有什么丰盛的礼物,到时候你只要酿一缸米酒,拿来给大家品尝,十月十五日你提前拿铜锣来闹场。"从此以后,瑶族就有"盘王节",从十月十五日开始,到十月十七日结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禹锡的节日风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禹锡的节日风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