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伐木节是哪个族的?
仡佬族
流行于广西隆林等地。农历正月十四中午,每家以两人为一组,带上米酒、猪肉、糯米饭出门拜树。
仡佬族的拜树节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节前,由六户人家负责收钱买祭品,由一人推石磨空转三次,表示告之山神,并逐巷逐寨呐喊“久剁刀”(意即祭山神)。节间,在山上用桦树枝扎一高1米宽1米的小屋,放置于大神树底下,插以三角形小彩旗,牵鸡、猪、羊绕树三次宰杀祭祀,燃以香、烛、纸,请山神入座祭之,鬼师念念有词,全族跪拜,以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登。这一节日使得许多仡佬村寨至今仍保存着千年古树。
拜树节这天家家户户带上酒、肉、糯米饭、鞭炮,轮流向房前屋后及山上的树木“拜树”仪式,预祝林木旺盛,果树丰收,并刨掉树根周围的野草,培土,选远山上一棵高大的树作“代表”去拜。拜树节后全寨就自发地进行造林活动,形成习俗,成了绿树造林的一个好传统。
您知道仡佬族的春节每年农历的三月初几吗?
仡佬族春节,是仡佬族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十五止。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称“过小年”,正月十四称“过大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祭山节”。祭山节的主要活动是祭山或祭树,因此称“祭山节”或“祭树节”。 每年的这天下午,仡家的男女老少(除不能行动的老人外,连婴儿也要背着前去参加),携带活鸡、酒、肉、饭、菜,碗筷、桌凳等用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山上或山脚的草坪上祭祀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庆祝中秋的方式?
中秋之日,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子上用米饼拜月
朝鲜族“探月”
黎族“调声节”
苗族“跳月”
高山族“托球舞”
藏族“寻月”
赫哲族“祭月”
鄂温克族“供月”
德昂族“串月”
不同民族庆祝中秋节的形式各有不同:
一、土族的“打月亮”
1.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二、藏族的“寻月”习俗
2.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三、蒙古族的追月习俗
1.中秋月下,蒙古族男女老少跨上骏马,披着银色月光驰骋在草原之上。
2.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他们则朝西放马奔驰,紧紧追随月的足迹,不到月下,不止“追月”。
四、鄂温克族的供月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的由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4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