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月二是什么节日是传统节日吗?
二月二是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你好,“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的来历。
传说在古代的夏朝时期,有一条神龙名叫“青龙”在人间活动。当时人们相信,只要天气好,就能看到这种神龙。有一天,一名皇帝突发奇想,想要通过祭祀青龙来祈求雨水。于是他命令百官前往各地祈求雨水,并把降雨量作为考核官员是否有能力的标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地方都成功地祈雨了。当时的权臣李寻没有降雨量考核制度的需求和先例,因此向皇帝上书要求制定这个制度。最终皇帝同意了这个请求,从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是特殊节的来历?
2月份有什么节日: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京汉铁路***纪念日(1923)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
2月19日:***逝世纪念日(19***)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二月二,龙抬头”是怎么来的?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崇尚自然的讲究。我们现代人认为龙作为统治者的象征,应该是法力无边。而在古代社会,人们却认为即使是龙,也有蛰伏隐觅之时,周易八卦中有:上九潜龙勿用。民间传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乡俗。是说已经到了万物复甦的节令了。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一层意义,农历二月二节气是惊蛰,冬眠的动物苏醒了,其中也包括蛇,蛇在古代,俗称小龙。也是崇拜的图腾。
转眼春节就要过完了,很快就会迎来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季节,就是播种的季节了。那么这个季节我们不得说二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了,这一天就是俗语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只是一个俗称,它的一个节名应该叫“青龙节”、“春龙节”、“龙头节”、“农事节”、等等,而在古代则叫“中和节”。春节过后的这样一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到了二月二,意味着从腊月开始的过年活动正式结束,农工商学仕新一年打拼从此正式开始。
那么,“二月二,龙抬头”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就是把二月二定为节日的。这一天他会亲自下到地里干农活,为族人做示范。而皇后也会在这一天装成农妇的样子,给他送饭。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也就延续了这一传统节日。
二月二是惊蛰之后了,那么地下的蛇、虫、蚯蚓等动物从刚从冬眠中醒来,蛇、虫、这种长条形动物是龙的原型,所以“虫抬头”则变成了“龙抬头”。
在天文学上一般认为,“二月二”的来历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有关联。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星的布列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在细化中又分为为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刚好有七颗星。而在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灵宪》所说的:“众星列布,其以神着……四布于方,为二十八星宿。”古人认为天上的东西南北四方的对应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每个区域有七个星宿,而二月二这天正好是东方青龙七星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开始上升的日子。这就是龙抬头的来源说法。
那么这一天人什么习俗呢?在北方有剃头的习俗。山东等地区这一天要炒黄豆,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而在南方,“二月二,龙抬头”也是害虫“抬头”的时候,所以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熏虫儿”风俗,也就是提早对害虫进行杀灭。就是把草木灰围在室内治理虫害,有些地方也进行“熏虫”,用蔓菁熏壁虱,或用蔓菁汤遍洒屋内壁间,或用石灰围撒门前,或熏炕扫床,或以杖击梁使之震动,以达到驱虫灭虫的目的。
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也是“利学”的日子,在古代私塾也是选择在这一天开学,很多家长会在这一天选择让孩子上学。要想让孩子,学有所成,你就选择让孩子在这一天上学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由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