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佤钵节的由来?
佤钵节”是宫氼瑶胞(布努瑶支系)一个传统节日,也叫“情人节”。“佤钵”是用瑶语翻译而成,汉语即“情人”的意思,与英语“girl\boy”词义、发音均相一致,皆代表热恋中的女孩和男孩,通常泛指“靓女”、“帅哥”,同时“佤钵”含有对所有自然人称赞和祝福的意思。
据《宫氼》传:“密洛陀”圣母,为了让自己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便在农历六月初六早上向大地洒下爱的***,并赐给儿女们一双筷子和一个瓷碗,用数字“66”来命名(注:瑶语音五个调,“6”发音的第一、二调刚好是碗和筷的读音),示意生活中的男女就像筷子和碗器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女人的美称就叫“佤”,男的叫“钵”。通过一代代的演变,宫氼瑶族子民在谈婚论时,都要接受一个族训,即“佤”三女指顾家女,婚后即使穷得只剩下一片瓦,也要守住妇道;而“钵”男则必须是有担当的男孩,婚后要负起勤劳持家和传承生活技艺、教育后代,保护家族的神圣使命(也叫传承衣钵)。
“ 佤钵节”是宫氼瑶的“情人节”。“佤钵”是佤钵瑶土语译音。“佤”意为女孩子,“钵”意为男孩子。
相传远古某年的五月下旬,一位异族男青年与古茶屯的一位宫氼瑶女孩相恋,但女孩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们结婚,声称除非这位青年在青石板上种活榕树,他才答应。为了爱情,这对恋人在古茶屯半山腰的石板缝里分别种上了大叶榕和小叶榕。两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便暗中施以法力,使他们种植的大叶榕和小叶榕,七天后便奇迹地长成参天大树。现在这两棵郁郁葱葱的古树依然像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相依相偎在古茶屯半山腰的石板上,演绎着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宫氼瑶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弄丘、尝梅一带,生活着一个瑶族支系,他们自称是“宫氼瑶”,亦称“黑瑶”。
2019年7月8日,在佤钵节活动中,青年妇女在抢“情哥哥”抛出的“情网”。
“佤”,美丽的女人。“钵”,俊朗的男人。“佤钵”,情人。
这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陇丘村一带,有自称为宫氼瑶,亦称黑瑶,布努瑶派生出来的一个小分支,他们所讲的瑶语音译的“佤钵”之意。每年农历的六月六,就是他们独有的佤钵节(情人节)。

2019年7月8日,宫氼瑶男女再祭佤钵神树。
传说,远古“水盈天,人将灭”时,一支瑶族同胞沉没水中,即氼(nì),将受灭顶之灾,这时神灵出现,赐予了他们一个大葫芦,葫芦如宫殿,承载着他们逃离灾难,飘到高山密林边,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为了纪念给救命造福的神灵,瑶王决定称族人为“宫氼瑶”,由此延续至今。

2014年6月20日,陇丘村佤钵节活动舞台,瑶族老人在“喊歌”。
古老的传说,战胜苦难的经历,让宫氼瑶常怀知恩感恩的心,赋予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豪放的性格。“佤钵”也有称赞祝福之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的由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