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馍节日风俗,胶东花馍节日风俗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胶东花馍节日风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胶东花馍节日风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宗胶东花馍和面教程?
原料:(8个饽饽的量,成品直径12.5厘米) 面粉1200克、酵母10克、猪油60克、白糖80克、蛋清4个。 做法:
1、盆中放入酵母,用350毫升30度的温水稀释,静置3分钟,加入融化的猪油,白糖和蛋清,用筷子搅匀;
2、先加入一部分面粉,大约400克,用筷子搅成稀糊状,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饧发。待面酵表面出现好多小气泡时,再加入剩下的800克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絮状面块;
3、将面块揉成光滑的湿面团,用保鲜膜封好,放温暖处再次饧发;
4、待面团饧发至两倍大小时,取出排气揉匀。将面团分割成200克一个的八份面剂,然后分别沾上干面粉,把小面剂揉成一个个光滑的圆面团;
一,准备食材
面粉:400克
温水:160克(夏季用凉水也可以)
酵母:2-5克(夏少冬多)
今天分享的基础发酵,基础发酵,基础发酵哦,所有的花样馒头,和面都是这样的。
胶东花饽饽用途?
答:胶东花饽饽历史悠长,是千百年来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远远高于食用价值,是喜庆、吉祥、平安、幸福的象征和寓意。主要用途如下:
1.春节祭祀祖先和农村民间走亲访友相互交换之用。一般是大枣饽饽和桃饽饽(桃形)。
2.铜盆喜饽饽。闺女出嫁时,做一对和洗脸盆直径大小的喜饽饽,上面不仅有许多彩色图案,而且还插入了许多花草、鲤鱼、彩鸡、凤凰等七彩面塑。过去洗脸盆是铜盆,把喜饽饽放入其中带到婆家,故称铜盆喜饽饽。也称之为聚宝盆喜饽饽。
4.百岁饽饽。小孩出生百日,加工一些花果、禽兽等形状的小饽饽,分发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5.飘梁小喜饽饽。农村盖房子上梁之时 ,挂红绸,贴吉联,请人骑在屋脊上向来围观的大人孩子飘洒各种各类的小彩饽饽,大家哄抢图个彩头。
馒头与馍馍有什么不同?
馒头与馍馍的概念广义程度不同,馒头仅限发酵蒸熟的,而馍馍含义比较广,馒头也可以称为馍馍,另外,烤制,烙制,的发面厚饼之类的都可以成为馍馍(比如陕西的羊肉泡馍),所以,馍馍的概念比馒头要广的多
馍馍和馒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馍馍的范围更广,而馒头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在北方地区的所有面食中,饼子也可以被称为馍。人们甚至会将油条称为油馍,由此可见,在北方,馍馍可以指代很多种面食,而馒头只是一种。
馒头是北方地区最常见的面食之一,被人们当做主食,并且不含有馅料的面食就是馒头。
而在这种面食内部放入各种各样的馅,便可以做成许多种其他的面食,包括包子和饼等等。
因此馒头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在北方,人们提起的馒头是指主食馍馍,也就是不带有馅料的,最为普通的面食。
馍馍的种类以及范围十分广泛。陕西有一个名小吃就做肉夹馍,其中的馍便是一种洒满芝麻的白面饼,这样的面饼也被称为馍。
陕西的另一道小吃羊肉泡馍当中的馍也并非是馒头,而是用面粉做成的发面饼,很酥,也很香。此外,有一些地区喜欢吃牛肉馍,牛肉馍当中所用的馍一个较大的面饼,只是在其中放入了牛肉渣,这样便做好了一个牛肉馍。
由此可见,但凡是面食,即便其被做成了或扁或圆的不同形状,它也可以被称为馍馍。
馒头不等同于馍馍,馍馍也不等同于馒头。馒头更加松软,其制作过程要加入大量的发酵粉或苏打粉,而馍馍直接由面粉做成,对发酵的要求较低,不添加馅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胶东花馍节日风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胶东花馍节日风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