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节日文化,纪录片节日文化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纪录片节日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纪录片节日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
天地之间
气味、声音、光线,稍纵即逝,被时光切割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空间)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他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而皇帝的记忆不能说,别人也无从知道,那些想像中已经退色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这个空间散落的碎片里。一座城,一座大得令人茫然的城。
它是大地上长出的天空之城,人在天地间,也在历史和现实间;秦时明月,汉唐风度,在这明清的城里,我们生活中那些被称为历史的东西可以被真实的触摸,走进这座城,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留下与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为它记忆中一部分,紫禁城是一面镜子,天空、大地、记忆、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空,所有有形的生命都刻在这一刻的印章中被唤醒。
故宫的建造始于永乐四年,即1406年,今年恰好是故宫建造的600周年。现在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保留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另一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也在紫禁城建筑中也得到运用。故宫外朝在前就是阳,纵向的太和殿、保和殿为三,最为高贵的太和殿分别是九五,九五至尊,九是皇帝的象征;内寝在后,乾清宫等三宫是皇帝真正处理文件的地方,其台阶为偶数。如此布局说明阴阳巧合,是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追求。
故宫复杂的千门万户,其实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四合院组成的。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强调和追求的不是向空中的发展,而是在地面上的延伸,辽阔才是伟大,这种以平面延伸为壮丽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同时群体的序列有助于统治王朝的威严。从***上说这种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从审美的层次上看,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伸展对称,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的体现。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农历元旦。
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4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这一年为永乐元年。年号的更替,随之带来的将是这个王朝的更多变化。
元旦节要干什么?
中国人庆祝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开始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纪录片节日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纪录片节日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4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