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苗族过春节的习俗?
1、过苗年: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等等。
2、百狮会:周邻四乡苗胞会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在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
3、放鞭炮抢年:抢年是苗族的过年习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会在大年三十晚12点交接之时放鞭炮,以此抢年。
4、吃排家饭: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
5、年初一,妇女不用做早饭:初一这天的早饭由男人来做,意思是妇女已经做了-年,这天该让她们休息。
苗族的春节习俗?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云南省和湖南省。苗族的春节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下是一些苗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1. 杀猪祭祖:春节期间,苗族家庭通常会选择杀一头猪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新的一年家宅平安、五谷丰登。
2. 穿新衣:春节期间,苗族人民会穿上节日盛装,尤其是妇女会戴上精美的银饰,以示庆祝。
3. 吃团圆饭:除夕之夜,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菜丰富多样,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4. 放鞭炮和燃烟火:为了驱邪避凶,苗族人民会在春节期间放鞭炮和燃烟火。
苗族风俗有哪些?
1、饮食习俗: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2、丧葬习俗: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人。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以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3、制度习俗
议榔制:是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即农村公社组织。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黔东南叫“构榔”或“勾夯”,也叫“构榔会议”;广西叫“栽岩会议”或“埋岩会议”;湘西大部分地区称“合款”;云南金平县叫“丛会”或“里社会议”。它是苗族社会中一种议定公约的制度,是地区性的政治经济联盟组织。议榔组织大小不一,几个或几十个寨子组成的最为普遍。议榔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议榔大会,其任务主要讨论有关大事,制定议榔款约,选举各种执事首领。
4、生活习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风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5、节日习俗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苗族节日风俗20多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4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