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送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南的的过年习俗?
海南春节的习俗大致与内地相似。年三十贴对联等,初一天明时,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开门迎年。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男女都要穿上新衣,鞋子一定要干净,打扮光鲜,见面的人都道吉利的祝福语。
当日忌讳扫地、汲水,禁止动针剪,禁倾倒秽物,禁止买东西,饮屠苏酒,做生菜、春盘、节糕,全家团聚用餐,禁出远门,当日晚上起,就得在祖宗堂摆设水果,直到元宵晚上为止。
清晨迎新年后接着是拜年了。放过开门炮接着就是拜年。大清早,嫁出去的女儿就挑着大盘年糕回娘家拜年了,若女儿是当年嫁的就得多些年糕。
拜祖后,把所有的年糕分给邻居,然后由长辈率家人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带着礼物前往庆贺,还给小孩压岁钱。春节期间,当地还举行活动,舞龙遍街都是,还有调声、拜神庙等习俗。到拜神时,一般在庙堂祭拜。 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祖宗,春节就得告别了,春节落定。 不过元宵晚,在府城会有换花节,大家手捧鲜花,互相交换,最后谁收到的鲜花最多谁得到的祝福就最多,而且各个地方都会狂放烟花。
海南人大年初一风俗?
海南春节的习俗大致与内地相似。年三十贴对联等,初一天明时,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开门迎年。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男女都要穿上新衣,鞋子一定要干净,打扮光鲜,见面的人都道吉利的祝福语。
当日忌讳扫地、汲水,禁止动针剪,禁倾倒秽物,禁止买东西,饮屠苏酒,做生菜、春盘、节糕,全家团聚用餐,禁出远门,当日晚上起,就得在祖宗堂摆设水果,直到元宵晚上为止。
清晨迎新年后接着是拜年了。放过开门炮接着就是拜年。大清早,嫁出去的女儿就挑着大盘年糕回娘家拜年了,若女儿是当年嫁的就得多些年糕。
拜祖后,把所有的年糕分给邻居,然后由长辈率家人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带着礼物前往庆贺,还给小孩压岁钱。春节期间,当地还举行活动,舞龙遍街都是,还有调声、拜神庙等习俗。到拜神时,一般在庙堂祭拜。 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祖宗,春节就得告别了,春节落定。 不过元宵晚,在府城会有换花节,大家手捧鲜花,互相交换,最后谁收到的鲜花最多谁得到的祝福就最多,而且各个地方都会狂放烟花,结束春节
海南春节过年跟内地城市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内地那么大,30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那个地方都不太一样,而农村和城市过年也有区别。
我每年春节都是在海南过的,还没有在内地过过春节。不过曾经有一年大年初七在湖南农村过过一次春节,也算是赶上了春节的尾巴吧。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风俗和饮食这两方面吧。
如果已经结婚的情况下,海南这边大年初一是一定要在男方家过的,然后初二再回娘家拜年。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例外,现在年轻人,尤其是女方总会说不要太守旧,到谁家过年都可以,所以就一年在男方家,一年在女方家过年这样子。
在饮食方面,内地人过春节喜欢做一大桌子菜,尤其是在北方,桌子上堆得满满的。在海南来说,相对就简单一些,只要有鸡和鱼就差不多可以了,大鸡大利,年年有鱼嘛……特别是鸡,在海南过年是一定要吃鸡的,无鸡不成宴嘛。另外由于海南靠海,所以过年的时候海鲜也是很常见的年夜菜。但是内地不一样咯,他们不一定要吃鸡,像湖南那边就喜欢吃鸭和猪蹄膀。
另外内地还有一些奇怪的习俗,例如有些农村地方,就算结婚了,女婿回到岳父岳母家也不能跟老婆睡一间房,一定要分房睡。
父母都去了,大年三十还去娘家吗?
我们这里习俗出嫁的女儿年三十,不可以回娘家,都是在婆家的。正月初二三就可以回娘家了。
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更不会在这个时候回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年啊节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里酸酸的,怀念父母在的日子。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的父母成了候鸟老人。每年十一去海南隔年五一再回来。其实就是他们不去海南。大年三十也不会让我回去。父亲比较传统。认为女儿在娘家过年不好。是规矩不能破。而且离的也近。想见就十分钟车程。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嫁到异地的就不一样了。谁都是惦记父母的。何况我们这代,仅此一代的独生子女,去哪面过年都会留下另一方孤独的过。如果把老人集中到一起又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挺为难的八零后。不过还好八零后的父母都比较通情达理。让这样一代人也有了自己的小幸福有了自己的解决只道。
看你有没有结婚了,***如结婚了我们这里是父母在不在,大年30都婆家过,初一初二就可以回娘家,如果是远嫁的,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小家去娘家一起过年,但是我个人觉得加入父母都不在了,就真的没有必要大年30都回去了,毕竟父母都不要,回家就感觉没有着落,也没有牵挂了,其他的亲戚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父母的爱,加入姊妹都还没成家自己也还没有结婚就想当然回去吧,***如有嫂子,弟媳一类的就还是过完年在回去吧,毕竟都要想有自己的空间比较好,
三亚到海口站可以坐高铁吗?
可以的
首先 k486 海口站起点站18:40 开车 到重庆北站是第三天的04:40分
D7326 动车组 三亚-海口站 15:00-17:02 2小时2分 硬座95软座114 元 (时间刚刚好)
D7304 动车组 三亚-海口站 07:50-09:57 2小时7分 硬座95软座114元
这两趟都可以 楼主 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出选择 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口站就是海口火车站
三亚——海口运营里程全程308公里,三亚——海口动车一等包座、一等座车票价114元;二等座车票价95元;伤残军人、儿童票一等包座、一等座车票价57元,二等座车票价47.5元;学生票71元。
东环高铁每天从三亚站发往海口站共有10趟,始发时间分别为07:00、08:00、09:30、10:50、12:30、14:00、15:10、16:25、18:10、20:10;
从海口站或者海口东站发往三亚站的列车也有10趟,始发时间分别为7:00、8:40、10:15、11:30、12:50、14:30、16:30、18:20、19:00、20:30。
可以提前10天订票,自动售票机很方便,去海口机场的客人要买美兰站。
你的家乡还有定亲吗?定亲的习俗是怎样的?
我的家乡现在还有定亲的习俗,也叫定婚,[_a***_]还很隆重,讲究程度仅次于结婚。那么定亲的习俗是如何来的?它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定婚的习俗来源于中国古老的礼仪文化。商代以前,婚姻尚无礼仪规定。到周朝,婚姻礼仪有了明确规定。《礼记•昏义》把婚姻仪式看作礼之“本”。云: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边。
我国古代婚嫁“六礼”,对历代婚礼演变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甚至对当代婚嫁风俗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六礼为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代表婚礼的六个阶段。
其中纳吉一礼就是现在所说的定婚,或称作订婚。纳吉的意思就是纳取吉利的意思,在纳***问名之后举行的一种仪式,通过这个仪式,表示正式定义双方的婚事,是婚礼中十分关键的礼仪。
古时,男方以雁为礼,前往女家商定婚事,雁成为婚姻的信物。后来买卖婚出现,从议婚到订婚,叫做小聘,多用饰物、衣物、食物作礼,送往女方家,礼成,表明婚约已定。
我是金子,家乡豫东农村。我们这里依然是先订亲。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相处一段时间感觉合得来,在去女方家再见一次面,掏见面礼1万1,表示同意这门亲事,暂时说订了。
过几天后介绍人去问一下.女方家,要求多少彩礼,八万或十万。亲家之间见面商量好后,男方家拿上彩礼、礼物去女方家算是正式订亲了。
结婚前选个吉日男方家长去“要好”,买上几十箱礼物,问亲家什么时候让闺女出嫁,订个日子。
双方选好日子后就结婚了。结婚时一般女方会在要一次钱,才肯上轿(车)少说也得十万钱。
这边的订婚习俗大概就是这样的。
你们家乡也是这样订婚吗?大家怎么看
我的家乡在河南,一直有订婚的习俗,至于有哪些习俗,现在不同于过去,过去有封建思想,订婚都是按规矩办事,现在思想开放,订婚的习俗不再单一,一家一个样,当然大的方向一般不变
一般男女双方对彼此都认可接受了以后,就要订婚了,订婚礼金也称为聘礼,是我们中国一直流传得婚嫁习俗。在订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订婚礼金,一般代表的是你愿意取女方的决心和向女方父母表达的诚意。当女方接下了男方的彩礼,就代表婚事已定。至于礼金的多少,就要看双方的交谈结果及男方的经济实力了。还有三金,有的是在订婚的时候买,有的是在结婚的时候买,
不论以什么形式订婚,都希望新人能生活的东西幸福.美满,以上仅代表个人家乡的一些习俗,
有,只要男女双方满意,双方父母约好时间,大伙在酒店吃个便饭,就基本定形,这是指的市区,但我原先住的那个城乡结合部位的农村,早以不是和市区一样,只要为儿女订婚,那全是大操大办,而且收的礼金和结婚典礼是一模一样,说白点,一个是,别人能办我也办,主要还是怕吃亏。
中国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破风去俗,其实从我个人来说,真的是不能一刀切。就拿婚嫁过程中的定亲来说,在过去是十分严肃和隆重的事,仪式感十足。现代社会虽然现讲究自由恋爱,但是在我的老家包括许多农村还没有省去媒婆说亲这个环节,如果新人是经由媒婆介绍认识的,那么媒婆去女方家里说亲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是双方自由恋爱,那媒婆这道关也是不能省略的,那么媒婆就充当中间人,协调两家对于结婚事宜的想法。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人们的腰包也是越来越鼓了,日子确实过得比以前更加幸福,但是许多传统的东西也是逐渐地开始丢失,那些老旧的风俗,是老一辈人对于这些生活当中习俗的总结,总是有他们的一些道理,而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很多传统不应该丢掉,这已经不关乎金钱利益,而是对人们品质道德修养的传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南风俗节日回娘家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4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