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侗族的风俗习惯?
居住:侗族住房一般建于田坝边,依山傍水而居,房多为“杆栏”式木楼,上人下畜。侗人喜欢群居,寨子一般均在50户以上,寨中多建有鼓楼。
婚恋:侗人婚恋自由,恋爱时常行歌坐月、以歌传情。很多地方有“偷婚”的习俗,即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双方先订一时间,通常在晚上,男方到女方家悄悄把女方带到家中,就算是女方已嫁到男方了。三天后再要媒人担着礼品去女方家传信、提亲,待女方家同意亲事后,再择日举办婚礼。婚礼则因地区不同而各异,但拦亲对歌必不可少。娶亲当日,女方舅家表哥表弟在女方家门外路口拉上一条插有草标的绳子进行阻拦,与男方娶亲队对歌,不管谁胜谁负,新娘新郎均会备礼赠送。这是打破“姑表亲、心连心”旧俗后表示对新娘外嫁的一种婉惜与尊重。
丧葬:侗人常坦然对待生老病死,有老人的家庭很早就已备有棺材置于房中或禾仓下,老人去逝后一般都先放在鼓楼中,择吉日再入土安葬。停放在鼓楼期间,日夜有人守灵,同时演唱侗族大歌送亡魂。葬礼当日,亲朋好友都前来吊唁送行,主人则用米草系着腌鱼来待客。腌鱼是特为老人葬礼而备的,一般都储了十年甚至几十年。
“月贺”:侗族人逢年过节喜欢“月贺”,即集体做客之意,整个寨子的人到另一寨子去做客,增加节日氛围。“月货”时,主寨成了侗人欢乐的海洋,身着盛装的人们唱大歌、演侗戏、吹芦笙、踩歌堂等,将侗族各种文体活动都在此时全面展示。“月贺”与走亲访友有很大的区别,不重在亲戚间的一般交往,而是以整寨“月贺”为重,是村寨间的一种友好交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结盟的性质。
(十)食俗
节日跳舞就是侗族的风俗习惯。
侗族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耍龙舞、狮舞等。
芦笙舞曲调繁多,舞姿有“鱼跃”、“斗鸡”、“盘龙”等10多样,秋后赛芦笙,参会的芦笙上千架,方圆数十上百个村寨参加,观众达上万人。
有换灯带、送春牛、月也和拦路歌、打油茶、引路郎、定亲茶等。其中送春牛是侗族传统习俗,在农历立春日这天,家家修整、打归牛栏,用嫩草、糯米酒饭喂牛,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纸,做成牛头,2人提着书有立春二字的大灯笼引路,2人合舞春牛,紧随后面是一群桃担荷锄的青壮年,边走边表演各种耕耘动作,很有生活气息。
侗族有哪些节日?
侗族的节日盘点1.春节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12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
侗族怎么过冬至?
冬至在侗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侗族过冬至主要有以下几个传统习俗:
1. 吃红米饭:侗族人会在冬至这一天用红米饭煮熟,这是一种寓意着团圆和祈福的食物。
2. 打侗锣:侗族人会在冬至的夜晚敲打传统的侗锣,以驱邪保平安。
3. 赛龙舟:冬至当天,侗族的年轻人会组织划龙舟的比赛活动,以庆祝这个节日。
4. 感恩祭祀:冬至是侗族人民感谢神灵、祖先的日子,他们会向神灵、祖先祭拜,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5. 民俗表演:侗族人会在冬至期间表演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和节目,以展示他们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庆祝冬至的方式,也是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不同地区的侗族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总体上,冬至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欢庆和祭祀的日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侗族最重要节日风俗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4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