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至糍粑福州做法?
冬至糍粑是福州传统节日美食,制作方法颇为讲究。首先需要将糯米浸泡,然后蒸熟备用。接着将蒸熟的糯米放入木桶中,用木槌捣打成糍粑。捣打时需要不断地加入清水,直至糍粑呈现出柔软、有韧性的状态。最后用竹签将捣好的糍粑挑成小块,再蒸熟即可食用。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还需加入精心制作的酱料,使得糍粑口感更加鲜美。这种制作工艺既考验了厨师的经验和技术,也彰显了福州人的美食文化传统。
陕南糍粑正宗做法
1、食材:糯米500克、黑芝麻50克、香葱2棵、油适量、盐适量。
2、糯米洗净,浸泡5小时。
3、用纱布垫底,将糯米铺平,再用筷子戳几个孔,盖上多余纱布,盖上盖子,大火蒸30分钟。
4、香葱切成细末,尽量细一点。
5、在电饭锅内胆(不粘)中加入几滴油,把蒸熟的糯米(放凉一点)倒入锅中,加入葱末、黑芝麻,使劲搅拌至芝麻均匀分布在米上即可。
6、手上沾油将大小适中的糯米球压成饼,放入油锅中炸至两面金黄即可。
糯米糍粑是石泉人生活中过节必备的食品,也是农村的一种普遍习俗,充溢着节日的喜悦和欢庆。哪家要发起抖糍粑的消息之后,全村人都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小孩子们,奔走相告。在石泉县小镇里的一些作坊,你可以听到一阵阵打糍粑的“咚、咚”声在作坊小镇回响,吸引着大家驻足观看,购买品尝。说起做糍粑,这可是一门很讲究的传统手艺。虽然说是一门传统的手艺,但做法其实并不难,大家一看就会了。
大家制作糯米糍粑的时候,需要在头一天将糯米洗干净用清水泡一晚,然后第二天的时候将糯米捞出沥干水分,再把生米放进蒸饭的木桶里,大柴火蒸40分钟左右。大火蒸熟后,趁热将蒸好的糯米倒入事先准备的木臼内,由几个强壮男劳力用木制冲锤把糯米饭反复捶捣成细腻的糯米糍粑。
接下来大家将黄豆打成粉末,然后再把黄豆粉放入炒锅,微火加热,同时不停翻炒直至黄豆粉发黄变色有香味散出,然后盛出备用。花生仁也放入炒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红衣开始脱落,花生仁颜色变黄,搓掉红衣后打粉。接着将花生粉和黄豆粉放入大碗中,混合均匀备用。最后糯米糍粑用竹筛装好,揉搓片刻,分成乒乓球大小的小份,搓成球形。搓好的糍粑小团放在混合粉中,沾满粉末后放入盘中。洒上一些芝麻,或者是南瓜籽粉。之后再把白砂糖均匀的撒在做好的糯米糍粑团上,就可以端上桌开吃了。这样做出的糯米糍粑,口感软糯香甜,大人小孩都抢着吃!
手工糍粑的家常做法?
1、汤碗中加入两铁勺的糯米粉,再加上温水,边加水边搅拌,一直成厚糊状。
2、再上手和成光滑的面团,静置5分钟。
3、分成小剂子,先放在两手掌心搓成圆形,再按压成饼状。锅中倒入适量的菜油,放入糍粑,中间要留有缝隙,以防粘连。
4、煎到糍粑一边金***,再翻到另一面煎。
5、另一面也呈金***时,再继续小火炕,因为糍粑还没有熟透。
体做法
糯米洗净蒸熟。
茶油中放入***的蜂蜡,加热融化,涂抹在桌面、门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把糯米放进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捣。糯米粘性很强,一般是两个强壮的男人来,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的,光着膀子还要流汗。
糯米捣成泥以后,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热揪出拳头大的米团,压扁成饼,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等糯米凉了就成型了。
糍粑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果放在大水缸里,用水浸泡,定时换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
烤好的糍粑可粘糖,或将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此时糍粑入口甜香无比。糖是常见的白砂糖,如有土制的红糖片,那就更好。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节日风俗打糍粑怎么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5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