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的日记怎么写?
噼里啪啦过大年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响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在这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音预示着人们除旧迎新,是新年喜庆心情的流露。过年了,每天都可以听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啪——啪。”看似乱成一团但是又有节奏的响声,此起彼伏,简直就是交响曲,夜里还能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在空中绽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到过年时,耳边经常洋溢起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凭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
我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也放起了自己喜爱的烟花,灿烂的烟花照亮了大家的笑脸,绽放出来年的精彩与活力。鞭炮阵阵,把天空照成了白昼,映红了每个人那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脸蛋……我捂着耳朵,虽然嘴里说着害怕,但是心里却兴奋的不得了。我拿起一颗转炮,点燃了,急忙往远处甩了出去,只听“咝咝”地声响,紧接着“砰”的一声,声响处闪烁了一下耀眼的光芒熄灭了,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一瞬间,但是,在我心里,它并不比天上的烟花逊色,因为它代表着新年的一种喜庆。于是我又点燃了一只。炮筒里喷出一颗颗闪亮的光芒,顿时温暖了我的心。
在新一年到来的那一刻,所有的鞭炮声、烟火照亮了天空,一片喜庆的气氛弥漫开来。大家都齐声欢呼新一年的到来,以美丽的烟火来释放自己心中的喜悦与快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旧“年”已经被人们的叫喊声吓跑了。而新“年”,在人们的敲锣打鼓声中来到了……
有关春节的数学日记400字?
大年三十,我和妈妈来到商城,商城离家约600米,所以我们不用五分钟就走到了。走到商城,商城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和妈妈先去买用的东西。看到可乐,我兴奋的叫了起来,有小瓶,有大瓶。我毫不犹豫的拿了大瓶的。妈妈看到我拿了大瓶的,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笑,妈妈指了指价钱,又指指净含量:“你算算这一毫升要多少钱?”。大瓶500ml,要10元,小瓶300ml,要3元。我掐指一算,哦吼,好像是小瓶便宜,妈妈慈爱的摸了摸我的头,说道:拿两瓶吧!我开心的蹦了起来,亲了妈妈一口,妈妈你真好!妈妈笑了。紧接着,我们去***节要的吃的,看到广告上鲜美的饺子,我口水差点流了下来,看起来好好吃。我吵着妈妈买两包,妈妈“不屑”的说:“这还没有你妈包的饺子好吃呢,走,我们去买饺子皮。”到了卖饺子皮那里,妈妈要了3斤,卖东西的阿姨看着我,笑着说:“小朋友,你算算,1斤三元,三斤多少钱?”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9元。”阿姨和妈妈都笑了。把整个商城都逛了一遍,买了卫生纸,三斤饺子,对联,点心,巧克力,可乐,韭菜,***,茄子和一些装饰品。到了结算的地方,妈妈指着东西说:“小小数学家,算一算一共多少钱?”,我心里算了算,10+9+5+15+39+6+5+5+4+40=“138元”我默念着,到了我们结账了,售货员姐姐报出的数和我算的数一模一样。我开心的笑了起来,看来我的算术能力过关了。
春节期间的日记怎么写?
新的一年到了,我们该跟上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在过春节前,我还在细细地回忆着上一年美好的时光。
每逢春节快到时,大家都手忙脚乱地做准备,有的买鞭炮,有的买新衣服或红袍,有的买红对联。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快盼到春节了,为什么?因为春节不仅过年,还要放长***,在我眼里,春节的放假要比暑***好多了,为什么?听我一一道来。
现在我的学习任务之重是可想而知的,整个寒***都处于紧张之中。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是时空错乱还是世界大战,我这几天竟然快乐地度过了。这就是我的寒***欢聚系列的莫名其妙的序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各家各户就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那声音震耳欲聋,我也就起床了。一出门,就看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庭若市。大街小巷孩子们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玩耍,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各家商店也准备开门营业。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守夜,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文化节日写日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6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