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2月侗族有什么节日?
侗年节
侗年,侗语称“凝更”,又称冬节或杨节,是侗族节日中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既是侗族人民祭祖,喜庆丰收的盛大节日,又是共同进行***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期间,贵州省榕江县“七十二寨”一带的侗民们都相继过侗年节。侗年节一般为一天,如开设有琵琶歌堂唱歌或吹芦笙踩芦笙堂时,可延续3至5天,有时也长达7至10天。
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答:12月侗族有冬节(杨节)。
冬节(杨节) 侗族传统节日,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最初以杨节为侗年的是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每年公历12月,农历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间)。后来互相仿效,过侗年的人逐渐多起来。80年代初,经各地侗族代表人物商定,以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12月)为侗年。是日,杨姓侗家备好各种酸菜、冻鱼、糍粑以馈亲友,叫“吃杨粑”。过农历大年时,对方要如数奉还,称“还杨粑”。一般人家过侗年时杀鸡宰鸭,宴请亲友。
侗族夏天主要节日是什么?
侗族本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正月的“为也”节,二月甜藤粑节,三月的歌会、土王节,四月的乌饭节,五月的粽粑节,六月的尝新节,七月“黄节”酸,八月的芦笙节,九月苦酒节,十月过香节,十一月的侗年、腊月的姑婆节等。
祭牛神 又称“祭牛生日”,或“洗牛身”。是侗族民间节日。
尝新节 又称“尝新”、“六月六”、“新米节”。民间侗族的传统节日。
侗族赶歌会 也叫“赛歌会”、“参堂”等。
侗族大戊梁歌会
又称“大戊日”、“大戊梁歌会”
侗族夏天主要节日有洗澡节,洗澡节是贵州锦屏县平秋一带山区们族人民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立夏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洗药水澡。过节这天,侗寨群众都不从事劳动。洗澡节是贵州锦屏县平秋一带山区们族人民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立夏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洗药水澡。过节这天,侗寨群众都不从事劳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侗族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6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