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圣诞节放假几天啊?
日本虽然很看重圣诞节,但是圣诞节并不是法定假期。有些公司会给员工提前下班,或者放***,但是这绝不是今年星期1放***的原因。今年的12月24日日本放***是因为法定节假日的"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是一个星期日。所以自动向后变更了一天,就形成了今年12月22.23.24.三连休的情况。 希望可以帮助你
在日本怎么过圣诞节?
15年的圣诞是在日本和一群留学生过的。
日本人民过圣诞节有两件大事:看彩灯展和吃鸡。
东京的圣诞色调很浓郁。每到冬日夜晚,东京街头就会一片银装素裹,那是专属圣诞季节的彩灯展。其他回答里也提到了类似读卖游乐园,银座等知名看灯景点。
2015年12月摄于caretta大厦前
然后去了一家位于表参道的日本女生最爱去的网红松饼店,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呢!终于吃到了圣诞限定的松饼(草莓加蓝莓口味的,还撒了糖霜)
个人比较推荐六本木。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圣诞限定的东京铁塔呢!
2015年圣诞节摄于六本木天桥
谢谢邀请!日本虽然属于亚洲,但对于圣诞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首先是肯德基的大战,每到圣诞节,肯德基门前,人们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不但肯德基是每个人必吃的美食之一,而且就是每个美食店里的各种炸鸡也是供不应求。到圣诞节这段时间,会有各种特色五彩缤纷的灯展,是人眼花缭乱,仿佛由于仙境一般。每到圣诞节,肯德基的商家就会聘请明星大腕做广告宣传。所以肯德基在日本来说是做的最成功的。还有各种特色味道鲜美的圣诞蛋糕,真是数不胜数。还有日本的动漫,更是借圣诞节推陈出新,让人耳目一新,当你亲临此地就有点流连忘返的感觉。不过我对日本还是有种战中的阴影在里面,虽然我有一个朋友在日本,他也曾邀请我去,但是我想自始至终不我对日本这个国家好像怎着么也没好感。
都是外国人 过的节日
东京呢 两个地方最热闹
1.涉谷 日本年轻人聚集地 ,有跨年的活动
2六本木 日本人以外的外国人集地,成片的酒吧,风情万种
3.大久保 韩国人聚集地 深夜也是个不夜城,离***新宿只有一条街。
关注#黄金眼看日本# 免费做旅游行程攻略
日本圣诞节到来之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有圣诞节的气氛了。
比如说,星巴克里会每天播放圣诞节主题的音乐,售卖圣诞款的各种杯子;
在东京新宿车站京王车站旁边的小路上,各式各样的小店门口都会挂满圣诞的灯饰;
在涩谷表参道上,更是有多彩多样的圣诞灯饰和圣诞树;各家会推出圣诞限定款的商品,从奢侈品到护肤品,从衣服到生活用品。此外,商家也会借着圣诞节和日本新年(1月1日)的长***推出各类打折活动,是个扫货的季节。
2015去日本旅游在当地过得圣诞节,圣诞节发源于欧洲,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平安夜晚上会有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的回到家中团聚,共进丰富的午餐,某种程度上说就相当于我国的春节,但是圣诞节自1552年传入日本后,似乎过得有些变味儿,当地朋友告诉我,日本人信奉神道教,所以圣诞节在日本几乎没有什么宗教气息。当地有圣诞节前夕出门吃鸡的风俗,记得那天朋友下班之后,我们一起外出去KFC点了一大份炸鸡,自带的清酒寿司和草莓蛋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欧洲人在圣诞节公司和店铺都会放***,而在日本是不放***的,饭后说起这个朋友与我好一顿抱怨,工作压力大,***期少。因为之前在英国上的大学,注意到当地有一个习惯,在圣诞节第二天将圣诞树和装饰一起从家中窗户扔下去,会有专门的清扫车来给你处理,基本欧洲都是这样子,但是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严格管控垃圾的国家,肯定不会允许这种行为的。在肯德基吃完饭后。我和朋友又走上街头看街上的彩灯。因为人多所以马路上特别急,充斥着一股酒精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圣诞节的东方化吧!
日本是怎样过新年的呢?
在日本,新年是阳历的元旦。除夕是阳历的12月30日,叫大晦日。在大晦日,公司都要组织员工聚会,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儿,公司领导也会致辞,发放奖金,感谢员工一年的辛劳,同时希望员工忘却一年的烦恼,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在大晦日的深夜,东京人会聚集在明治神宫,当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人们涌入神宫,将前一年的保护符投入香炉,请回新一年的保护符,祈求来年平安幸福。日本NHK电视台会组织红白歌战。***公司会发行一年一度的新年***,在新年到来的这一刻***。各大商场门前会摆上福袋,福袋包装的很严密,从外面看不出来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但绝对是物超所值。
在日本,农历春节,也就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不算是节日。农历的正月初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
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庆贺新年习俗。世界上毎个国家辞旧迎新年的习俗都有不同,那么和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过新年有什么习俗呢?由于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在传统习俗上。中国的文化渗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有很多细节都是中国传统习俗的反版和延伸,或者是大同小异。
日本人过年指元旦,虽然日本也有农历,但是并不过春节。一月一曰就等同于我们的大年初一了。日本新年***期一般是从年末二十九日到一月六日左右。
日本和中国一样,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洗锅灶,擦地板,理发,制新衣。扔掉旧东西,以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准备迎接岁神,订制贺年卡,只不过他们改名为年贺状。日本像中国一样门前也有摆放,他们门前摆放门松,门松其实是中国的岁寒三友。他们门松由松,竹,梅三种植物组成,代表迎接岁神,跟中国春节接神类似,门顶端也挂有各种装饰,多以园形为主,寓意子孙繁荣,家庭昌盛,屋内摆放镜饼,相当于一种年糕饼,上面放一个桔子,是供神的神圣供物。二十九或三十一日摆放,直到一月十一日才吃掉供物日本人过新年也讲究全家团聚,[_a***_]做年夜饭,吃团圆饭,他们的年夜饭传统食物同中国北方过年吃饺子一样,只不过是用荞麦面做成的日式料理。
小孩子过新年是最高兴的,他们和中国的小孩一样,都能收到红包,即压岁钱。
日本过新年电视台每年三十一日晚上举行新年音乐节目,名字叫红白歌合战,类似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边吃边喝看春晚,其乐融融。
日本人还参拜神社寺庙,新年祈福许愿。还有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习俗,认为会给家人带来好运。新年狂购物更不用说了
看了这些日本过年习俗和我们中国比也差不了多少!
。
作者米叔,资深媒体人,旅美学者,在美日欧生活多年,自媒体“这才是美国”“这才是日本”“这才是欧美”的创办者
虽然日本文化深受我们的文化的影响,但是日本过年和我们的大年三十却是不一样的。日本过年主要是从圣诞节开始到过完元旦,即一般是12月25日至1月5日左右。
首先,在过年之前,日本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年賀状(明信片),主要是寄给亲戚、朋友、同事、上司等,以表达这一年的感谢和新一年对他们的祝福。在家里、学校和公司也会进行年末大扫除、扫掉去年不好的事情,以干净明朗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在家里玄关门口会摆放象征着吉利的松和竹,在左边摆放的门松是“雄松”,在右边的则是“雌松”。在台上会摆上一个大小不同的叠在一起的年糕,大小两个年糕分别代表的是月亮和太阳,寓意着可喜的新的一年。
(左图为日本年賀状)
到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在元旦的早晨在寺院里会响起“除夜の鐘”,这是为了消除这一年的烦恼和痛苦,以全新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在从今年的夜晚到新一年的早晨,这个钟会敲108下,这是因为在日本人们认为人的烦恼偶108个。在一些寺庙中,例如东京的筑地本愿寺和善福寺,京都的清水寺等,都可以自己去敲钟。
并且在除夕的晚上,日本人要吃着吉利的“过年荞麦面”过年。对此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见解,但最主要的说法是引文荞麦面比其他面更容易咬断,所以有着“斩断今年一年的厄运”的说法。
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日本的习俗是会去看新年的第一场日出。原本,日本的正月是用来祭祀被称为“岁神”的神明的,传说中岁神会随着新年的日出而出现,因此新年的日出对日本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讲讲我所知道的日本人过新年方式吧。
日本人呢,首先要明确,是不过春节的。也就是说,日本人过新年是每年的一月一号。那么前一年12月31号晚呢,会有一些活动,在去年的年末阶段呢,会有一些活动,在新年的一开始,会有一些活动,综上来过新年。
按照时间来,首先是前一年的年末一段时间,当然是会有很多的聚会了。各个小组织,新老朋友,都会相约年末聚会搓一顿,就是俗称的忘年会。然后很多人会买类似于中国的明信片,写上祝福。
那然后就是12月31号晚了,当然这天白天一般人会买一些年货在家,供晚上的时候吃喝。同样很重要的是会大扫除。然后很多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看红白歌会等,也有很多家庭会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开展一些家庭活动。
然后呢,就到了新年第一天了。这一天很多日本人会选择去神社初诣,也就是去神社抽第一支签,然后如果是大吉,那很开心,如果是凶,那就挂在书上寓意厄运送给你了。然后新年第一天之后的很多天,很多店家会推出福袋,人们便会开始涌抢福袋了。福袋是一种促销手段,比如衣服的福袋,我有买过1w日元(600人民币左右)的某品牌福袋,里面就有两条裤子还有1件大衣再两件衣服。这样的价格很便宜对不对,但是是不知道款式的。就这样抽运气,但是如果抽中个2件那还挺赚的,因为确实价格低廉。
不仅是衣服,很多食品啊,甚至是苹果店,电器店都会有相应的福袋,大家就开始大买特买了。
然后差不多可以收拾收拾该回家回家,该放松的放松了。
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日本留学生,ID japankon
所有关于日本的元素,统统在这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圣诞节日本的文化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68116.html